人人信任
信任破裂可修复
在 信任关系修复中,将信任受损害方称之为“信任者”(Trustor),将信任者信任的对象称 之为“被信任者”(Trustee),将造成信任关系破裂的因素称之为“损害”(Violation)。
归因理论(Attribution Theory)是识别导致结果的原因用以改进绩效的方法论
信任修复,主要体现在三个主要维度:
(1)被信任者的可控性,是指被信任者可控性的内因 与外因分析。如果被信任者的可控性越强, 那么受破坏的信任关系更容易修复;反之, 则更难。
(2)损害程度的可控性,是指由于 被信任者的损害行为所带来的双方关系或者 对信任者损害的可控程度,如果这种损害结 果能够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,则比较容易修复信任;反之,就更难。
(3)损害行为的常态性,是指被信任者损害行为是偶然发生的, 还是经常性发生,如果该损害行为发生的频 率较低,则信任修复较易;反之,则更难。
信任信念(Trustworthiness Beliefs)是信任在双方之间产生的重要基础
信任信念包括三方面因素:被信任者的能力(基础)、被信任者的正直性和被信任者的仁慈性
信任再定位(Trust Re-orientation) 是 指信任者依据过去对被信任者的观察结果,判断被信任者是否具有值得信任的品质的过程,被信任者的这种品质往往不易观察到, 包括美德 (Virtues)、 内化规范 (Internalised Norms)、 某些性格特征 (Certain Character Features) 等
信任再校准 (Trust Re-calibration) 是指信任关系受损后,信任者对之前的信任校准进行重新调整的过程
人机信任
恐怖谷理论”(Uncanny Valley):由于机器人发展前期的外表与人类的形体外观有很大区别,在这个阶段,人们不会将机器人看做同类,而是将其视为机器或是工具,很难对机器人产生好感,随着机器的外表及行为逐渐展现 出类人性的一面,人们对机器人的好感度也 会逐渐增加;但当机器人的类人性增加过某 一临界点,人们对机器人的好感度会急剧降低,此时在机器人与人类之间任何细微的差别,都会显得特别突兀,导致人们对机器人 非常地反感,这种感觉犹如面对恐怖的“僵尸”。
恐怖谷理论背后的原理可以用心理学中的认知不一致效应来解释
从认知机制上来解释恐怖谷理论,并提出了心灵归因理论(Attributions of Mind),这一理 论认为人们对类人机器人的恐惧和不安是来源于心灵的不同归因,即当人们把经验(感觉和 感觉的能力)而不是代理(行动和行动的能力) 归因于机器人的行为时,更容易产生不安的感觉
人—机器人的信任校准是一个动态的长期过程
及时道歉与将控制权交予人类对信任修复策略